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暨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论坛在我校举行

2025-09-02  点击:[]

8月28日至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举行。本届大赛和高峰论坛邀请了80余位人工智能及水下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出席,23支水下机器人队伍会师决赛。我校代表队获项目赛道、人机协同组2项冠军。

大赛论坛开幕式上,我校校长贾振元、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大民、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尧、海军航空大学信息研究所所长何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崔曙光等领导及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罗钟铉主持。

贾振元表示,大连理工大学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海洋科技和信息学科建设,积极承担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海洋强国”的重任。我校已连续承办九届大赛,持续推动水下机器人基础理论突破与关键技术攻关,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验证,不断将赛事推向新的高度。学校将深入推进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合作,持续深化水下机器人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应用。

高文表示,大赛坚持“以赛促研、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创新科研项目测评模式,凝聚众多顶尖学者与科研团队,产出一系列优秀成果,希望广大学者与青年学生要瞄准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落地,为海洋科技创新突破、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应用做出更多贡献。

刘克指出,大赛要继续锚定水下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理论空白、关键技术卡点与开源应用短板,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并重,积极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加速我国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

李大民指出,通过大赛及论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赋能大连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必将有力促进水下机器人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一批“产学研”紧密对接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大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借助大赛搭建的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产业化交流平台,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团队分别与大连海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大连德泰海洋牧场有限公司、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海洋智能装备及水产养殖等企业现场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在论坛上,高文教授、于海斌研究员、崔曙光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我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共计300余人参与学习交流。

据悉,本次水下机器人大赛在前八届赛事基础上继续完善评测指标和评测技术,提升比赛难度和作业效率。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增设了企业项目赛道,选择更加开阔真实开放海域进行作业,继续增强人机协同作业能力以及对鲜活海珍品的自主抓取灵活作业能力进行考察。多年大赛推动了水下机器人总体控制、水下作业和通信、智能传感器、定位导航系统方面技术持续迭代,据初步统计,通过大赛孵化和产生的相关专利已达150余项,并形成科技成果转化。

上一条:学院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佳绩 下一条:信息技术前沿论坛“海洋智能信息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