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纪念伟大胜利,青春逐梦紫启航”优秀学子报告团经验分享会圆满结束

2025-10-04  点击:[]

星河璀璨,奋斗为光。从“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坚定,一批批优秀学子书写了成长华章。如今,25级新同学的到来,为这片沃土注入了全新活力。为帮助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2025级的新生们锚定大学目标、明晰前行方向,9月28日18:00,学生文化中心剧场举办了优秀学子报告团。学长学姐们结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经历,分享了专业学习、竞赛备赛、未来规划的实用技巧。

1、向光青春

以卓越为炬,点亮全面发展新坐标


青春本是追光的旅程,每一代青年都在晨光中锚定方向、奔赴理想。所谓 “向光”,是不惧前路的迷茫,以理想为帆、以热爱为桨,在求知路上敢闯敢试,在成长途中向阳而生;所谓 “卓越”,从不是遥不可及的标签,而是课堂上专注记录的一笔一划,是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的一次一次,是志愿服务中温暖递出的一双双手 —— 它藏在每一份踏实的努力里,化作照亮前路的火炬.

当这簇 “卓越之火” 被点燃时,青春便有了清晰的航向: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成绩维度,而是在知识积累中筑牢根基,在实践探索中锤炼本领,在品格涵养中沉淀力量,最终打破 “单向成长” 的定式,点亮兼具学识、能力与担当的全面发展新坐标,让青春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量。


吴冠尧学长的学术征程,是一场以卓越为炬的追光之旅。从软国本科生到软件博士生,他锚定多源图像融合领域,面向国家无人系统重大需求深耕科研,发表CCF A类期刊会议论文12篇、谷歌学术引用超1800次,还担任国际顶级会议与SCI一区期刊审稿人。他曾斩获屈伯川奖学金(大工最高荣誉)、连续两年拿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更当选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标兵(全校仅十人)。

这位“使命在肩,放眼世界”的学者,用科研担当诠释着大工学子的卓越底色,也为学弟学妹们照亮了一条深耕学术、为国奉献的成长之路。

李响的大学生活,是一场从平凡到不凡的精彩逆袭。他曾在学业中位居中游,却凭借“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的信念,一路攀升至专业第一。在人工智能领域,他深耕不辍,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斩获近二十项学科竞赛奖项;在成长赛道上,他拿下屈伯川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大满贯”,还当选全校仅十人的优秀学生标兵。这位中共党员用每天微小的积累,诠释了奋斗青春的模样,更以自身经历鼓舞着软院新生在逐梦路上孜孜不倦,点燃属于自己的拼搏火种。

在这次新生启航讲座中,刘佳楠学姐作为全校仅15人之一的2024年度优秀共青团员标兵,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与宝贵经验。她强调,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阶段,更是塑造自我、明确方向的关键时期。她鼓励大家要积极参与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在实践中锻炼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

同时,她结合自身常年学习成绩专业第一的经历,提醒同学们要早做规划,注重平时积累,平衡好学业与活动的关系。刘佳楠学姐还分享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带头作用,如何在挑战中保持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她的发言真挚动人,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新生勇敢追梦、不负韶华,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用脚步做笔尖,将知识描绘在祖国的大地上,以臂膀为教师,在前进的道路上开一场行走的课堂,这是优秀共青团团干部标兵,郭玉泽学长恪守不渝的行为准则。他向同学们传授从实践于九省的亲身经历总结而来的社会工作经验,为准备投身于奉献社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他也将“深化实践,砥砺行动,学以致用”的精神传达给了每一位学子的心中。

2、笃学青春

以专业为钥,解锁多元成才新通

“笃学青春”,是DUT学子写给未来的密码。当代码在指尖跃迁,当算法于脑海开花,我们才发现:专业不是轨道,而是通向无限可能的钥匙。它既能编译出横扫赛场的硬核战绩,也能打开跨学科研究的任意门,更能解锁创业、创新、科技交流等多元副本。今天,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这群“解锁者”——他们用同一串专业密钥,开启各具光芒的成长地图。他们的故事将证明:只要手握笃学之钥,青春便没有边界,成才从不设限。此刻,让我们一起见证:

许书欣学姐以CET-6 701分(710满分)的耀眼战绩,为“笃学青春”再添硬核注脚。她笑言:英语不是天赋,而是“长期主义”的复利——每天精听+仿写,把真题当教材,把错题当宝藏;用“艾宾浩斯复习表”把单词切成72小时循环,用“影子跟读法”让发音和思维同步提速。

专业前3%的傲人成绩、国奖、科技创新奖学金背后,是她独特的学习方法:知识能否复述?能否迁移?能否创造?她建议学弟学妹把课程大作业写成可发表的论文,把实验数据开源到GitHub,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简历上的增量。最后她送出寄语:把学习当作投资,利率就是时间,越早定投,青春账户的“余额”就越丰厚。

阮佳发学长三年加权93.26、综合排名第一,大三就在CCF-A顶会发文……作为一位顶尖科技大佬,他却说秘诀不过是把每门课都当成科研预演:早八晚十蹲实验室,把失败当日常,把debug当健身;写论文时同步画图解和摘要,让逻辑一眼见底。他提醒后辈,排名只是门票,把课堂知识迅速译成学术语言才是加速器,愿大家用代码在顶级会议写下自己的青春注脚。

3、创彩青春

以创新为刃,锻造科创强国硬实力

我们的舞台,从不止步于校园的边界,而是面向全球科技浪潮的奔涌。在实验室里深耕,在赛场上亮剑,将智慧淬炼成破解难题的钥匙。以全球视野观照前沿,以家国情怀锚定方向,继续以智慧与实干,在实验室与国际舞台的双重淬炼中,锻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科创丰碑,让世界听见中国创新与青年思想的铿锵回响。

在形形色色的比赛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王硕学长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在赛场上驰骋的宝贵经验。这不仅关乎积分,成绩的飞跃,更是“从零到一”勇气的闪耀,是“齐心协力”精神的咏唱,是“科技报国”信念的贯彻。他在赛场上滴落的每一滴汗水都将为白袍滋润,他在实验室映出的每一份身影都将为新秀指明方向,他与队友沟通的每一个语句都为弄潮儿带来新的灵感。

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计算机领域留学深造的赵安宇学长,细致解析了海外高校的录取态势、留学申请的关键流程与时间节点,并娓娓道来从SAP实习、模联获奖到加州大学交换的多元经历。他鼓励同学们在青春岁月中不断沉淀、勇于探索,以丰富的阅历拓展人生的边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最终更好地回馈祖国与社会。

4、担当青春

以行动为键,奏响时代接力最强音

青春,是最昂扬的底色;行动,是最有力的注脚。面对时代的呼唤,我们这一代青年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把理想转化为实践,把誓言化作行动。担当,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是青春最坚实的支撑。唯有勇敢地扛起时代的责任,才能在历史的坐标上留下属于我们的青春印记。以行动为键,我们扣响时代接力的最强音,让青春在奔跑中闪耀,在奋斗中书写,在担当中成就无悔的华章。

以热爱为火种,以才情为翅膀。郭禹彤学姐始终坚守在文艺服务的第一线,她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从舞台到幕后,用实际行动让艺术之光温暖更多同学。她用脚步丈量青春舞台的广度,用热爱点亮校园文化的星空,在实践中书写青春的绚丽华章。

怀揣笃行之志,践行实干之行。李玉鑫学长始终坚持“少说多做”的原则,把热情投入到集体建设和服务同学的点滴之中。从策划活动到协调工作,他以务实的态度感染身边人,用执着与担当勾勒出属于青年的责任底色,在躬耕实践中彰显青春价值。

让责任成为信念,把奉献融入成长。马鸣学长以一颗真诚的心投身学生工作,把担当与使命扛在肩上。他在服务中磨砺自我,在付出中收获成长,用坚守诠释了青年的担当,让青春之花在责任的浇灌下熠熠生辉。

她剑锋绕霜花,武动中华魂。杨岚淞学姐以坚毅与执着,在武术的舞台上挥洒汗水,用一次次拼搏换来全国三连冠的荣耀。她用力与美诠释青春的底色,用坚守与奋斗展现青年应有的风采。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她将信念化作汗水,将热爱凝为力量,把个人的追求融入民族精神的传承之中。她的青春,不仅属于赛场的荣光,更属于她那份“文武兼修”的坚韧与热血。

他以大爱为名,跨越血缘与地域的界限。樊一辰学长以无私的奉献投身公益志愿服务,用419小时的真情陪伴与悉心守护,诠释了青年对生命最深切的关怀。在一次次真诚的付出中,他把青春的底色镌刻进服务的时光里,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青春道路上熠熠生辉。

过往篇章中,图书馆的长明灯火,见证着求知探索的坚定身影;实验室的不眠之夜,铭刻着攻坚克难的扎实足迹;运动场的挥洒汗水,彰显着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全体新生怀揣理想开启人生新程,或许面临未知挑战,或许存有成长困惑。希望新生们能够主动汲取先进典型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奋进底气,以奋斗之姿激扬青春,以实干之举书写担当,在新时代广阔舞台上奋勇争先,为实现个人价值、贡献社会发展创造新的业绩、铸就新的辉煌!





上一条:喜报|我院刘佳楠同学荣获2024-2025学年大连理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 下一条: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系列活动

关闭